要点:
1.切口感染与茵群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是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2.感染出现时间大多数发生在术后4~7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切口胀痛、跳痛,切口不愈合。
3.可将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归纳为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相关因素。
4.剖宫产切口感染治疗主要是局部治疗配合抗生素治疗。
近年来,随着麻醉、手术技术的进步以及胎儿监护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的参与,使剖宫产率不断攀升。然而剖宫产率上升到一定的水平并没有降低孕妇及新生儿的发病率,伴随的手术并发症如麻醉意外、术中术后大出血、术后感染等却使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在诸多手术并发症中,其中感染占第一位。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已成为产妇术后恢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剖宫产切口感染评定标准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①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②深部切口引流出脓液或穿刺抽出脓液。③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伴有发热≥38℃,局部有压痛。④再次手术探查、组织病理学发现涉及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⑤临床医师诊断的切口感染。临床诊断基础上,要有病原学诊断依据。
(二)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病原学特征
在引起切口感染的病原体中,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是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余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草绿色链球菌等。说明健康妇女的正常阴道菌群由于菌群失调可转变为致病菌或导致异位繁殖,引起切口感染。切口感染与菌群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手术一方面使患者的正常防御屏障受到破坏,另一方面改变了生殖道的生态环境,菌群比例失调,微生物发生定性或定量的改变,容易出现机会感染。如果在本身菌群紊乱情况下又伴有血肿、坏死组织,切口只需0.1%的细菌量就能使机体感染。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的敏感抗生素主要是第二代头孢菌素,在临床预防术后感染时应以此为依据。在现实医疗工作中,感染产妇的病原学检测率还很低,这样势必会影响抗生素选择的正确性,因此当切口有感染存在时应常规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的选用抗生素。
(三)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特征表现
感染出现时间均在术后2~10天,大多数发生在术后4~7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切口胀痛、跳痛,切口不愈合。典型局部症状如红、肿、热,痛已少见。脓性分泌物或穿刺抽出脓液的比例较高,可能由于产妇相对肥胖,单位组织供血较少且易形成死腔造成的。部分患者表现为切口裂开,在横切口术后表现为左侧裂开和在纵切口术后表现为下段裂开的占大多数,原因尚不清楚,故应在关腹时注意此两部位的细心操作,止血彻底。
(四)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根据外科病程,可将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归纳为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相关因素。术前相关因素包括经产妇、孕妇肥胖、伴有基础疾病、术前有感染存在、术前血色素偏低、胎膜早破、阴检次数或导尿次数≥2次、肛查次数≥3次、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因社会因素选择的剖宫产术及妊娠合并症等,如妊娠合并甲亢、糖尿病、心脏病等也是影响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术中相关因素包括是否急诊、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及外科技术水平。如手术延长1小时,感染率可增加1倍。主要原因包括创面的细菌数量增多;长时间的暴露、干燥、牵拉损伤组织;创面上的缝线、凝出血点增多,使局部抵抗力下降;长时间的手术可使术者疲劳等;术后相关因素包括术前住院天数、术中术后失血量及术后护理不完善等。术后的护理,国外采用预防感染综合模式,要求术后医护人员整体预防,这是目前国内需加强的工作。
(五)剖宫产切口感染的治疗
剖宫产切口感染治疗主要是局部治疗配合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等。
1.局部治疗主要包括引流、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超短波疗法和换药等。感染发生后给予局部治疗的产妇占大多数,证实了局部治疗在抗感染中的重要作用。
2.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包括一联、二联和三联用药,因医院不同有明显差异。二联用药以头孢类十甲硝唑为主,三联用药绝大多数为头孢类十甲硝唑十氨基糖甙类。目前抗生素的治疗应用中,联合用药率太高,有一定的滥用倾向。动物实验和体外试验发现甲硝唑有致肿瘤和致突变的危险性,常规用于剖宫产术后不合理,建议确诊为厌氧菌感染后才能使用,并且时间要短。对氨基糖甙类药物,产妇用药后乳汁浓度较高,对乳儿影响较大,因此在选择时一定要慎用。
3.支持治疗对于全身性治疗,目前一些医院一味的选择给予白蛋白等营养药物,是否有用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改善产妇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切实保障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
|